找到相关内容180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阿含经》中的四无量心

    菩提次最主要的差异,在于宗喀巴大师“以解脱为本”的倾向,其“共下士”以“念死”为入之要门,虽然彰显了佛法超胜世间的出世教说,但是,这对于综贯成佛的菩提次,未免过于重视“依声闻乘行而入大乘”为正常。而且,“不念死,未尝不能熏修人天善业。这样的下士,虽顺于厌离的二乘,但不一定顺于悲济的大乘。”[2]是以,虚大师适应时代之机感,并揭示如来出世之根本意趣——“依人乘正行而趣向佛乘”,也就是摄...

    释传法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2347473.html
  • 善巧成就大师桑杰耶喜(佛慧)的历史

    一点此生世间的牵挂,住苦行中长时专修,以此获得上师如父爱子那样对他喜悦非常。那时,克珠?桑杰耶喜经三年时间,主要修下士,获得不须用功,任运成熟后,下士以上诸道次第也很快地从心中生起。这是...修法》、《依多尊本尊修多尊上师瑜伽法》、《菩提次第下士所缘法门》、《修“觉”法门》、《会供轮》、《宗喀巴大师修法》、《贡波护法师传启请》、《赞师次第》、《供养上师仪轨》、《大乘共上师瑜伽门中三士道...

    云增·耶喜绛称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483978604.html
  • 大圆满法加行 暇满难得(3)

    贪心就开始起来了,开始想到西方极乐世界,想成佛。这样特别贪着,特别自私地皈依佛门,甚至去学修佛法,都不是真正地进入佛门。 真正进入佛门是什么?是皈依。皈依,有上士的皈依,中士的皈依,下士的皈依。下士的皈依是为了人天的福报而皈依,这个还不算进入佛门,还不算自入圣教。中士的皈依是为了自己能够解脱,知道了轮回的痛苦,知道了世间八法的过患,对轮回,对世间没有贪念,没有贪着,一心想得到寂灭...

    上师 达真堪布 开示

    |大圆满|加行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5/22435080206.html
  • 利益众生九种观察之记要

    ,但上士不可引至下士,更不可教不合适其根器之法。   不一定种性须慢慢引至大乘,绝不可引至劣道;断种者也不可舍弃,先财布施结缘再祈愿,将来此种成为三宝所调伏的徒众。依财布施时须了解众生之种种欲乐...第七、观察布施之兴衰者。   甲、观察财施之兴衰   1、若亲见贫困之众生,在本身具可布施之财物且对本身无害处时,若对他有帮助,则尽量将财物施予他,使其断止恶念引至善。   2、当财物的布施...

    渣巴智仁波切 著 噶陀仁珍千宝˙贝玛旺晴 译释

    菩萨行|六度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8/074048488.html
  • 成佛必经之路─大乘增上生道

    所以只要因种对了,结果必然正确。   故在此过程中,最主要的是“业”的把握,增上生即是要造善净之业。我们以前造的业都是一片污黑的业;就算是善的,仍是染污之业,现在不但要善,而且还要把它净化。广论共下士说明的三个特点:简要地说异熟果、等流果、增上果。“异熟”就是我们的报体。“等流”就是我们的心(观念、认识作用等),为什么会这样想,为什么会那样想,以及有的人是这种习气,有的人是那种习气,这些都是“...

    日常法师

    |大乘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9/2149051173.html
  • 在婚姻与出家之间的抉择

    本着客观的态度,以平和的心自己深入进去,相信得出这个结论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。另外从终极目标而言,其它宗教虽然说法不同,但实质却都希望升天。而这在佛教中属于三乘教法中最基本的人天乘,或是三士道中的下士...有代表性的经典。在这个广泛了解的过程中,我渐渐明白,近年来很多新兴的气功实际上主要是佛、及周易当中的某些片断的衍生物,它们并没有系统周密的教理和教义,大多数“自创”的功法,说穿了不过是“剪刀加浆糊式...

    索达吉堪布 编著

    |学佛|因缘|出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3/1718503295.html
  • 构建当代佛教修学体系——对未来佛教健康发展的思考

    三级中,初级檀讲师班是修共下士为主,兼顾共中士的修学,以皈依和内观禅为核心,是佛教的初级教育体系,是每位佛子必须奠定的学修基础,课程虽简单,也具备了五大要素。如果年龄很大,文化偏低,只能学此一级,... 一、 缘起 2600多年前,无等大师释迦牟尼佛,在菩提树下示现成佛,说法45年,谈经300余会,为六众生点燃了解脱的明灯。佛涅槃后,佛陀的清净...

    大愿法师

    |佛教|佛教教育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3/14114235881.html
  • 四大天王

    尊者和宗喀巴所制定的三士道次第中进入中士的修习者。阿底峡和宗喀巴为了适应普通众生的心智水平,将佛陀所有的教法加以简化,分为三士道:下士(仅为利已,害怕堕入恶趣而希求人天善趣而修习佛法);中士(厌弃世间的轮回圆满,但以个人求得涅为目的修习);上士(为使虚空一切众生有情皆证得成佛而修习)。  三士道的划分最初由阿底峡提出,此后,宗喀巴在《菩提次第广论》中又作了进一步的划分。因为中士的中士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13139395.html
  • 《菩提次第广论》的四个殊胜

    示跑地,而应随跑。”  本论即是摄尽一切经论枢要,在了知一切佛语皆是我们众生所必修之法后,从依止善知识到止观,从浅入深,由简至奥,先修下士求得人天增上果,而后观六苦,及彼苦之因:业、烦恼,猛利生起...曲世宇 法音1996年第11期  《菩提次第广论》系宗喀巴大师总摄一切佛语扼要所造。引导凡夫从初开始学佛直至最终成佛,其中次第无所缺少,无有紊乱,既无说食不饱之讥,又无盲修瞎练之谬,现前即可...

    曲世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15539424.html
  • 刚波巴四法

     一 转凡心入佛法-下士   这是指个人能够深入体会佛陀对“因果”的教导 并应用到其日常生活中 以期来世能够避免轮回中有形的痛苦 这些人于禅定中思维业力或因果之实相 而深“后有”之涵意   如是为得...  我们的佛陀,圆满正智正觉的释迦牟尼,于三大阿僧只劫前,在过去佛亦名释迦牟尼之前,发愿誓成佛道。于是在菩萨上精进修行,圆满菩萨诸地,于最后身化成众所周知之乔达摩或释迦牟尼,在今之菩提迦雅(觉城)...

    嘉察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54141175.html